我们主要去的两个寨子本寨、云山屯,请大家尽快报名为感

越剑

上海上承建筑设计事务所

Offline



↑2004-11-18 厂商:SONY 型号:CYBERSHOT 光圈:F/4.0 曝光:10/1250s ISO:200 焦距:18.50mm


越剑

上海上承建筑设计事务所

Offline

↑2001-12-20 厂商:OLYMPUS OPTICAL CO.,LTD 型号:E-20,E-20N,E-20P 光圈:F/4.0 曝光:1/640s ISO:160 焦距:19mm


越剑

上海上承建筑设计事务所

Offline



↑2002-10-11 厂商:OLYMPUS OPTICAL CO.,LTD 型号:E-20,E-20N,E-20P 光圈:F/2.0 曝光:1/10s ISO:160 焦距:9mm



越剑

上海上承建筑设计事务所

Offline

“白房子”屯堡民居摄影考察活动历史背景:

屯堡简介
      贵州平坝、安顺一带屯堡民居至今仍保存有“大明遗风”,它被堪称是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又是明代开发贵州的历史见证。“屯堡”二字 ,实为两个概念,“屯”是军队驻扎所在,“堡”是移民和商人修建的居所。“屯堡人”是贵州省汉族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文化上既有别于贵州其它汉族,也与周边其它各少数民族迥异,“屯堡人”的概念涵义,大体上可以视为历史概念、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的集合。就历史而言,其形渊源于明初,距今600余年;就地域而言,“屯堡人”大多聚居在以屯、堡为名的特定地域内,反映了屯堡人的形成与明代卫所屯田制有关。“屯堡人”是清代废明代卫所屯田制后,对其在贵州平坝、安顺、镇宁、普定、长顺等县市境内明屯军后裔的专称。就文化特征而言,屯堡文化与中国江南汉族文化之间有着某种历史的传承关系,他们祖先大都是原籍江南,尽管历经数百年来的社会历史变迁,他们的大多数一直聚居在屯堡社区内,并基本较完整地保持着明代江南汉族文化的形式与内容。可界定为明清江南文化在黔中腹地的异地表现。因此,“屯堡人”的概念是居住在特定地域空间里的具有特殊历史起源的特定群体,这些屯民定居下来,子孙繁衍,称为“屯堡人”。
    “屯堡文化”是明朝初年在贵州腹地“屯田戍边”遗留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和震撼。屯堡文化的内容:一是屯堡居民,二是屯堡服饰,三是屯堡地戏,四是屯堡饮食。屯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屯堡人的语言、服饰、首饰、建筑、节日庆典、祭祀活动、民歌、地戏、花灯以及饮食等,均沿袭明朝时期江淮一带的风俗,同时军事意识尤为浓厚。正是由于屯堡居民、服饰、饮食和娱乐方式颇带异域色彩,故有“大明遗风活化石”之称。屯堡文化中,其最具特点的当是服饰和建筑。
      屯堡石头民居作为屯堡人生活的空间聚落,体现了那个时代人面对自然的智慧,同时对与当今地域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价值。从民居到有机建筑一直是有生命的建筑的集中体现。在我们不断地探索建筑生长观的同时,对于本土材料的使用,文化特征的地域表达,屯堡民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从江南的砖木结构变成了石木结构,在形制上是遵循了原有的传统的院落空间模式,但不一样的是贵州的山地让原有的建筑模式更加丰富,更加有本土特色。

本寨介绍:本寨是明代军屯,218户,人口910,田土地560亩,排水沟大概2100米,雕楼原有11个,现有7个。本寨以碉楼院落为防御单元。本寨是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屯堡村寨,山环水抱之地,前有过马河,后又飞鹰山,空间上以高山、碉楼、石板房、道路、农田、河流形成由高到底的天际线,给人以舒展的视觉效果,可以看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本寨的排水系统犹为特别,整个村落的下面设有丰富的排水网,以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为排水主沟,设有四到五个主沟,每家每户通过院子里的地漏排入支沟,然后汇入主沟,最后排到农田。由于本寨的军事性突出,所以寨子里的11个碉楼把寨子划分成11个防御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由“S”形的巷道连接,单元内家与家之间又通过后门或是暗道连通,形成一个有机的防御体系。

    云山屯简介:云山屯是明代商屯,作为古驿道的必经之地,以商业繁华为特点。村寨共有201户,397人, 505亩,旱地90亩,48口井。云山屯又名“灵山”,寨子的旁边有一座云峰地区最高的山——云鹫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尼姑,一个哑巴,一支黑狗(现在变成黄狗了),两口大钟,两座风水很好的老坟(僧人)。尼姑庵往往是旅游者的好住处,分男女厢房。寨子里有一条1872米的明清商业街,蜿蜒于山谷间,像一支飞凤藏于群山之中,被村里人叫做“飞凤仙”。

     

     



我们主要去的两个寨子本寨、云山屯,请大家尽快报名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