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微单?APS-C、M43?该如何选?

赵崇新
RENEW A+P
#1 发表:2014年4月4日 1:41  

单反、微单?APS-C、M43?该如何选?(上篇)

2012年6月23日发表评论阅读评论

微单(EVIL),单反,NEX,APS-C,M43,

近几年,随着电子取景可换镜头相机(EVIL)的崛起。消费类摄影器材版图被大大改变。一方面,高端的微单产品相继诞生,如奥林巴斯E-M5、索尼NEX-7甚至富士X-Pro 1,其画质和功能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入门级单反在保证一定画质的同时,价格却越来越低。这样,二者的交集进一步扩大,当用户需要选择一款数码相机,特别是价位在4000-6000之间时,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个两难的局面——微单还是单反?如果决定购买一款微单相机,那么你马上又会跌入另一个迷宫——APS-C还是M43画幅?抱歉我忘记了4/3单反相机,不过连奥林巴斯也差不多把他要忘记了。抱歉我还忘了尼康1系,忘了全幅单反,忘了……

知人才能善认。让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单反和微单的结构差异

单反和微单结构示意图
(图片来自松下

首先,要说一下我的一个基本观点,不管是计算机还是照相机,任何一个系统可以企及的高度其实在他诞生之初就基本已经确定了。后天的修补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系统,但是根本性的设计理念才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

单反和微单都是可换镜头的数码相机,主要包括镜头和机身两部分。单反和微单均使用电子感光元件记录影像。所以从原则上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传感器画幅大小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两者竞争的主要焦点。不过实际效果如何,后面再作说明。

从对比图中可以一眼看出来,两者的最显著区别在于体积即便携性,其根本原因是两种不同的取景方式。单反使用光学取景器,取景时,机身内的反光板将光路送至机顶的取景器。拍摄时,反光板抬起,让光线直接到达焦平面处的传感器上成像。而微单则无反光板这一机制,直接利用传感器成像,并将画面显示在机背上的LCD屏幕或者电子取景器上。大部分情况,取景和拍摄使用同一块传感器。因此单反相机不但在机顶需要较大的空间放置五棱镜,而且在机身内需要更大的空间安放可以活动的反光板。这就直接造成了机身的臃肿。从图中可以看出,单反的法兰距远大于微单。这不仅反映出机身的体积,而且,法兰距更会影响到镜头光路和镜片组的设计。其实这一争论早就起源于胶片时代的单反和旁轴之争。到了数码时代虽然情况略有变化,但是我先简化条件,用胶片相机之争来说明法兰距对于镜头设计的影响。

Distagon 21/2.8 Biogon 21/2.8

由于旁轴相机法兰距较短,而且没有反光板阻碍,镜头的后镜组可以比较靠近焦平面,这样在设计镜头特别是广角镜头时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使用对称结构的镜片组,使镜头设计尽量简洁,设计局限小,而且画质也较好。但是反观单反,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结构,例如反焦结构,对镜头光路进行一些特殊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镜头镜片组必然相对复杂,体积、和成本也很难压缩,还可能影响成像质量。如图所示,上为Carl Zeiss为康泰时单反相机设计的镜头Distagon 21/2.8,而下为Carl Zeiss为康泰时G系列旁轴相机设计的镜头Biogon 21/2.8。两个镜头焦距相同,入射的视角也相同,但是明显可以看出两款镜头结构和体积上的差异。

但是到了数码时代,由于感光元件特殊的结构,对镜头设计的要求又会有所不同。

相机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数码相机镜头与胶片相机镜头设计对比

(此图仅用于示意)

如图所示,由于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的特殊结构,当光线斜入射时由于感光不足,会造成噪点、颜色发灰,色彩还原不准等问题。所以在设计镜头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光线垂直入射感光元件。这一要求当然会增加镜头结构的复杂性,但是毕竟没有了反光板这一物理限制,微单相机的体积还是会比单反紧凑许多。至于达到这一要求对相机系统的设计有何影响我将留到APS-C对决M43时再做讨论。

由此可见,单反体积大这一劣势来自于先天。我的一些朋友不明就里入了单反,出门时总是背上大包小包跟打仗一样,结果每次出去游玩都搞得精疲力竭,反而渐渐失去了对摄影的兴趣。

单反和微单的另一大区别就是:自动对焦方式。单反相机采用相位差对焦,而微单则是采用反差式对焦。两者工作原理完全不同,此处不再累述。曾经很多人反对微单的一个重要观点便是,反差式对焦的速度慢于相位差对焦。由于相位差对焦可以直接判定焦点靠前还是靠后,对症下药自然简洁明快。而反差式对焦则需要通过“拉风箱”式的运动多次寻找确认峰值。这就大大依赖于寻峰算法、通信传输速度、处理器以及驱动电机的性能。微单诞生之初,其对焦速度相对于单反确实落后一大截,特别是用于抓拍让人痛苦不堪。不过电子科技日新月异,高性能处理器升级换代几乎时时发生。而且微单相机的镜头本来就相对简单小巧,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仅靠移动较轻的镜片组来实现对焦。由于需要驱动的镜片组重量减小,便可不必采用齿轮马达驱动,而采用速度更快的线性电机直驱,线性直驱也更适合微单需要反复“拉风箱”的动作。通过这些改进,现在微单相机的单点自动对焦速度其实并不比单反差。奥林巴斯E-M5的单点自动对焦速度不但已经追上主流单反相机,还略有胜出。

除此以外,反差式对焦的精度是要高于相位差对焦的,特别是在大光圈的情况下。而且一般单反相机对焦点有限(受物理条件制约),特别是低端单反,甚至只有几个对焦点;微单相机的对焦点个数理论上没有太大限制(多受算法和处理器速度限制),选择对焦点也比较容易,比如触屏,性能升级空间大。而且相位差对焦需要单独的光路和对焦组件,而反差式对焦直接利用传感器成像取样,这也为微单节约了不少重量、体积和成本。

Olympus OM-D E-M5 vs Nikon D700

Olympus OM-D E-M5 vs Nikon D700
(注意:这里尼康的镜头为变焦镜头,所以体积较大。但两者体积差异也可见一斑)

那么如今单反的优势在哪里呢?

首先,单反仍然保持着连续AF速度的绝对优势。因此,单反相机的主要用户应该是需要抓拍动态的新闻摄影师,特别是体育新闻记者以及野生动物摄影师。

而且单反相机使用光学取景器,不存在微单由传感器成像再经LCD显示的“时滞”问题,更适合抓拍工作。

再来说说单反和微单快门的问题由于单反平时使用光学取景器,平时快门闭合,传感器处于无光“休眠”状态。而微单的传感器平时要用于取景,所以一直处于某种特殊工作状态(比如低电压)。这样,理论上,微单相机传感器的热噪声(照片噪点)必然要略微高于单反相机。当需要拍摄照片的时候,单反相机抬起反光板,让传感器进入工作状态,然后打开快门拍摄。而微单需要先关闭快门,让传感器进入全黑状态,清除多余电荷。然后再打开快门拍摄照片,所以快门时滞也相对较长。不过你如果就是拍拍生日聚会、旅游留念,这么半秒不到的时间真没什么影响。而且对于未来可以预见,微单相机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完全去除快门这一装置,直接从数据流中“截取”照片。这样不但没有反光板抬起的动作,甚至连快门开合的动作都省了,既没有机震,也没有声响,而且机械性能更加可靠,可以让微单相机用于更广的摄影领域。虽然,在快门一项上,微单目前逊于单反,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超越单反。

再次,辩证法又要发挥重大作用,由于单反相机法兰距较长,体积较大。单反相机主流均使用APS-C画幅传感器,而且使用全幅传感器更多也只是受价格因素限制。其边角画质,应该是好于同等条件下微单相机的。看看APS-C画幅的索尼Nex系列,为了平衡画幅、边角画质和成本,总给人捉襟见肘的感觉,设计个镜头把脑袋都要想破了。不过索尼自身传感器的性能优势较大,为平衡系统不足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都放到下篇M43和APS-C的对决再做讨论吧。另一方面,如果单反使用全幅的话,不但大画幅可以获得较浅的景深,而且镜头不用再乘转换系数,毕竟标头或小广角的设计和性能肯定要优于大广角镜头。

最后,不得不说单反体积大这一先天劣势有时却又成了“优势”。很多朋友对单反相机的印象就是“专业”,其主要原因无外乎那庞大的身躯和繁杂的镜头群。其实“专业”与否和相机体积丝毫关系都没有。更别和我说那个丰富的镜头群了,其实很多朋友到最后也就是一个大变焦用到底,最多再折腾折腾淘个二手50定什么的,能用几次还真不知道了。如果不是特殊领域的专业人士,不管单反还是微单,用好自己擅长的两个镜头足矣。物尽其用才是王道。如果你是一位体育摄影记者,我相信你会爱死单反。如果你是一位商业摄影师或者风光摄影师,或许一般的单反还入不了你的法眼。但是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拍几张旅游纪念照,用单反除了能赚得一点围观群众敬畏的目光,实在没法获得更多的投入支出比。

森山大道作品

数码相机毕竟还是相机,器材如何变化,摄影的根本理念是不会改变的。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在胶片时代已经并存很久,虽然单反相机赢得了大部分新闻记者的青睐,但是在人文领域的摄影师用旁轴相机依旧创造出了精彩的杰作,商业摄影、建筑摄影以及风光摄影则是中画幅、大画幅的天下,而日本著名摄影师森山大道仅仅只用别人送的傻瓜相机也记录下令人震撼的城市影像。所以,没有最好的器材,只有最合适的器材,你需要了解每种武器的特性才能选择一把趁手的。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单反就像是重炮,弹药种类繁多,打仗时你就是全副武装的装甲部队,有备而往,集中火力,持续扫射,指哪打哪。而微单更像是传统的旁轴相机,是暗藏于身的利刃,你则成为一名机敏的刺客,时时审视形势,随机应变,抓住机会一击毙命。其实,对于纪实摄影来说,画质真的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因素,我一直坚信拍下来就是胜利,那个“决定性的瞬间”胜过一切。所以,我并不太担心微单相机的画质进步,现在自动对焦速度已不是问题,如果能解决取景和快门的时滞。我无疑将成为这一摄影系统的坚定支持者。

如果你不是一名专业领域的摄影师,买个低端单反真不如买微单,微单足以应付你的日常所需。Flickr上有许多使用M43相机拍摄的优秀照片。鉴于大部分Flickr用户设置了版权限制,我就不转载图片了,大家请通过这个链接自行搜索。theblackstar@flickr使用奥林巴斯E-Pen系列相机拍摄了很多优秀的人文纪实和肖像作品,强烈推荐一下。

突然有感而发,行文未加斟酌,可能有所遗漏,仅供参考。下篇我将重点对比M43和NEX这两大微单热门系统的优劣。


单反、微单?APS-C、M43?该如何选?(下篇)

2012年7月12日发表评论阅读评论

奥林巴斯 e-m5 松下 gx1 索尼 nex-7 富士 x-pro1

本文的上篇中,我大致分析了单反和微单相机系统的优劣。由于单反和微单两个系统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上篇中,我几乎可以不加考虑,随性随笔。可现在面对微单系统横向的比较时,我却感到了无比压力,因为质不变而仅仅量变,很难界定好与坏,需要句句斟酌,处处提防。即便如此,也可以预见横飞的板砖。所以,请先允许我带好头盔。OK,让我们开始扯淡吧。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归于微单系统门下,那么无疑要面对M4/3和APS-C两大流派的抉择。目前,这两种微单主流画幅的扛大旗者无非是奥林巴斯与松下的M43系统以及索尼的NEX系列。由于我主要使用过奥林巴斯的E-PEN系列以及索尼的NEX-5N,富士X-Pro 1高不可攀,松下没有什么机缘好好把玩。所以,涉及细节的部分观点不免片面。而且微单系统目前还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未来变数很多。所以,我还是打算像上篇一样,大处着眼。如果大家能了解到现象背后的原理,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必然能选得心仪的相机。

首先,从微单这一构想的诞生开始说起。由于数码相机兴起之前的几十年,单反相机大行其道。大多数人甚至下意识认为只有单反才能被称为相机。这也就导致了中、低端数码单反渐渐成为准专业和高级业余摄影器材的王者,市场份额巨大,所有器材厂商都渴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尼康、佳能、美能达(索尼)和宾得凭借自身多年积累,牢牢控制着这一领域的份额。奥林巴斯和后来者松下挤破头都没法混进这个百万美元俱乐部,只好另辟蹊径。要想以弱胜强,必须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单反的优势就是画质,而软肋正是体积和重量。于是4/3相机横空出世,但是这并不是革命性的改变。或许在研发和设计4/3相机的过程中,开发者逐渐摸索和发现了M43无反相机系统的可行性,最终将之实现并大获成功。所以用微单和单反拼画质是没有意义的,这背离了设计者的初衷。主流微单相机的目标是要在画质和便携性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随着M43阵营最初几年的大力推动,微单相机终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于是商业嗅觉极其灵敏的索尼迅速跟进,但是如同当初M43进攻单反一样,索尼也需要扬长避短,打出自己的特色牌。在M43相机创立之初,人民群众对于其传感器性能颇有微词。而索尼却握有高性能传感器件的制造能力,自然推出APS-C画幅的微单相机再打“画质”牌是其最佳选择。随着NEX系列相机以APS-C传感器性能为核心的宣传攻势下,人们似乎很快就忘记了微单相机系统设计的初衷,开口闭口就是高感噪点,好像数码相机就是那块CMOS本身。当然这些参数都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有人认为某个微单相机好,那么请不要单单用传感器性能说话,讲出这台微单相机平衡体积、画质和成本的妙处才是能说服别人。那么,M43和NEX两个系统各自的平衡点找的又怎样呢?这里我先打住,话分两头说,让我们回顾一下上篇里讲过的一些原理。

我再重申一下自己的一个基本观点,不管是政治体制、计算机OS还是数码相机,任何一个系统可以企及的高度其实在他诞生之初就基本已经确定了。后天的修补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系统,但是根本性的设计理念才是更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也就是国外人十分强调的设计背后的philosophy。

我们来看看M43和APS-C画幅的传感器到底差了多少。

M43、APS-C和全幅的成像圈大小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APS-C画幅的面积约为全幅的42%,而M43的面积则约为全幅的26%。即M43的传感器比APS-C传感器面积小了约38%。传感器是矩形的,而镜头一般都是圆形的。镜头在成像面上覆盖的那个圆形区域我们称之为成像圈。如果成像圈完全覆盖传感器,那么它的直径至少为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实际上,为了保证边缘画质,设计镜头的时候成像圈会比这个范围更大一些)。继续初中几何计算——APS-C画幅的成像圈直径至少28.2 mm,传感器面积在成像圈中所占比例为58.7%。M43画幅成像圈直径至少需要21.6 mm,传感器面积在成像圈中所占比例为61.1%。

法兰距与卡口直径示意图

上篇我已经说了法兰距大小对相机和镜头设计的影响。实际上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那就是镜头卡口直径。上篇中提到过,由于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结构的特殊性,边角存在“失光”的现象。为保证边角成像质量,需要光线尽可能直入射感光元件。当然实际中由于性价比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做到光线直入射传感器。但怎样保证边角处光线尽量小的倾斜呢?再来看一组图,图中椭圆形代表镜头后镜组。我们可以发现,理论上,为获得较好的边角成像质量,后镜组离传感器越远越好,后镜组镜片直径越大越好。但是实际中也不能无限远无限大,那样就抹杀了微单相机便携性的优点。微单相机系统最主要的平衡点就隐藏在这两个参数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参数间接的反映在相机接环卡口上时,一是法兰距,一是卡口直径(请注意,其实这是相关但不相同的两组参数,从后面的实例中可以看出)。由于APS-C画幅的传感器面积大于M43画幅,那么理论上,为了保证接近的边角成像质量,APS-C画幅的微单法兰距和卡口直径应略大,后者或可看作镜头直径略粗。如果后镜组十分靠近传感器的话,就需要有足够大的后组镜片。

我们来看看几个主要系统的卡口规格:

部分微单相机系统的卡口规格
 相机系统   画幅   法兰距 (mm)  直径 (mm) 
M43(奥林巴斯,松下)4/3 19.25 38
索尼NEX  APS-C  18 46.1 
富士 X-Pro 1 APS-C 17.7 未公布 
三星NX APS-C 25.542

想想当年索尼和松下CD随身听旷日持久的最薄之战,“轻薄”一贯是索尼消费类电子产品追求的一个目标(现在苹果已经取而代之成为“轻薄”拥趸中的大哥,为了轻薄,甚至不惜退出EPEAT环保评估)。NEX相机选择了比M43微单更短的法兰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轻薄。不得不说,索尼算是把NEX系列机身的厚度做到了极致。但那突兀的手柄、硕大而隆起的接环法兰对外观美感的影响显而易见。为了平衡如此短的法兰距,后镜组镜片也必然硕大无比。再加上机身体积限制,如果需要防抖功能,那就也放到镜头里吧,这让本来就粗大的镜头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各个NEX相机都成了不平衡的“大头娃娃”。觉得好看与否倒还取决以个人审美,但这无疑会增加镜头成本(设计成本以及材料成本),想多用几片特殊材料镜片或者非球面镜时这一效应越发显著,更要命的是,要想取得较好的画质,这些特殊镜片在微单镜头的设计中是非常常用甚至必要的。上一篇说过,微单的对焦速度不但和处理器速度以及算法相关,和镜头自身重量以及电机也相关,适合微单反差式对焦的线性电机力气小,往往只适合驱动较轻的镜片组。对焦镜片组轻型化正是M43相机对焦速度这两年突飞猛进的突破口。就这一方面来说,M43相机选取的平衡点要优于NEX相机,今后Nex提高对焦速度总要受到来自镜头的物理限制。毕竟卡口规格是铁板钉钉的东西,算法慢可以改进,传感器差还有可能换,可是物理限制真的会把设计者折腾个够呛。当然,我可不是说M43比APS-C画幅好,我只是搞不懂Nex这一组规格设置是怎么想出来的。

奥林巴斯E-P3 vs 索尼 Nex-5N

那么Nex这个卡口规格有没有什么优势呢?当然有,就是便于转接各种镜头,特别是手动老镜头。玩摄影的烧友一般也都对上世纪胶片时代那些传奇的手动镜头有所耳闻,很多人也都希望能在数码时代让这些传奇一展风采。我有一台Leica M2 和一台BESSA R2A,配上一个设置为超焦距的28 mm镜头,抓拍时什么样的自动对焦都不如这个干净利落。Nex的卡口规格再加上索尼独创的峰值合焦显示,真是为手动老镜头量身打造。但是,提醒一下各位,玩玩怀个旧就行了,别指望这些传奇能在NEX上复活,更别指望能出现什么“德”味。由于经典的旁轴手动头多采用对称结构或变体,尽管成像圈比APS-C需要的大,照片的边角还是失光严重(见上篇相关原理部分),分辨率也不能达到老镜头应有的水平,而且镜头并未按照数码相机的特性优化,紫边可能非常严重。

说到底,这还是源自设计厂商对自身产品的定位差异。M43阵营的奥林巴斯在光学设计方面具有悠久深厚的积淀(和松下绑定则是因为松下的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生产能力),所以在系统设计上,M43厂商显得比较踏实,考虑全面,较好的坚持了M43相机的设计初衷——在尽可能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使得相机小型化、高速化。而索尼的强项则是电子技术、资本和市场运作,因此,在寻找市场空白以及打概念牌上大获成功,而且自身传感器素质过硬,爆发式的占据了微单市场半壁江山。但是,不得不说索尼针对Nex的切入给出的方案略显浮躁,忽视了系统的长期发展。未来,如果相关科技的大背景没有全新的变革产生,Nex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

富士 X-Pro 1 新X卡口

这时候就要有朋友嚷嚷了,你光说Nex的卡口如何如何,怎么不看看富士X-Pro 1呢?那个法兰距比Nex更小!富士新X卡口直径的具体数字尚未公布,但是通过富士X卡口转徕卡M卡口的转接环可以看出两者相当或略小(如有数据者,望提供确切直径)。M卡口的直径为44 mm。对比索尼NEX的E卡口实物也可以看出,X卡口略小于E卡口,也就是说富士X卡口的直径其实也比较大。富士X-Pro 1选择这一组参数其实这也是考虑到产品定位的问题,X-Pro 1才不是为了和Nex拼“轻薄”而出世的,看看它那厚重的机身和硕大的镜头,富士一开始就没打算把X-Pro 1做小,X卡口选择这组参数其实另有目的。我们知道X-Pro 1的核心就是那块无低通滤镜的传感器,也就是说富士X-Pro 1把画质摆在了首要地位,要画质,要专业,轻便什么的就玩蛋去吧。

富士 X-pro 1 卡口法兰距

那么X卡口的短法兰距对于提升画质有什么优势呢?我这里暂时转述一下富士的介绍。富士自己就直接坦白了,对于X-Pro 1的镜头,他们将使用很大的后镜组(图中可以看出,后镜组镜片尺寸几乎和传感器一样宽了),并且尽可能让后镜组镜片靠近传感器。富士在机身内为后镜组预留了较大的空间,理论上,后镜组镜片最近距传感器可至7.5 mm。再通过大量使用特殊镜片优化设计,来保证边角部位的光学分辨率。短法兰距给镜头设计带来麻烦的同时自然也就增加了不少成本,好在富士X-Pro 1的定位正是不差钱,可怜同样短法兰距的Nex争夺的主要市场还是主流大众,设计起镜头来就显得要畏首畏尾多了。再看看富士的那个很像旁轴相机的混合式取景器,其实富士推出X-Pro 1还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向Leica M系列靠拢,填补中端微单和Leica M之间的空白。当然,富士也不是傻瓜,不会妄图取代Leica M系列,但是能赚的好处一定要赚,比如转接个M镜头什么的啦。所以,X卡口的规格也有这方面的考虑。X-Pro 1的定位十分明确,富士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的拼市场、拼轻便。

富士X-Pro 1镜头路线图(包括可转接的徕卡M镜头)

但是事物都是在发展的,Nex有没有可能在卡口上扳回劣势呢?随便举几个:也学富士,把后镜组塞进机身。这样的话首先必须保持镜头的大体积(大尺寸后镜组镜片),镜头和机身体积的不平衡还是得不到改观,而且我觉得那么小巧的机身也塞不下什么后镜组了。于是只好打破机身轻薄的概念,保持卡口参数并重新设计机身。不过一般企业不会这样做的。这不是打自己脸吗?认同轻薄理念而被劝进门用户也会打索尼脸的。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依靠索尼自身的电子实力。如果能解决传感器结构上的问题,使得斜入射光对成像品质影响很小,那么不但Nex系统在微单较量中可以瞬间优势占尽,而且整个数码相机市场必然也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动。但是我毕竟不是业内人士,兼顾技术以及成本的话,不知道这条路可行性有多少。毕竟像Leica那样不计成本使用定制化微透镜在主流市场是行不通的,那么索尼研发中的有机传感器能担此大任吗?我们拭目以待。

系统设计的话题到此为止,我们来看看APS-C和M43画幅争论的另一个焦点——传感器性能。谈的这个问题,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其实这句话也来自于胶片时代,那时候经常有朋友说:“还玩什么135啊,赶紧上120吧,玩过120,135简直就没法看啦。底大一级压死人啊。”我不得不再重复一遍上篇中的话:任何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拍摄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你需要什么样的器材。对于人文和纪实摄影来说,135相机的便捷性和隐蔽性无疑是有助于摄影本身的,为了这一巨大的优势,摄影师宁可放弃部分影像质量(其实已经足够用于新闻出版和画册展览)。君不见,如此多的伟大摄影师用135相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果他们天天要背着中画幅甚至大画幅上街拍摄,那就真的要被大底压死喽。

索尼Nex相机卡口与传感器

曾经,M43和Nex的传感器之争其实就是松下和索尼这两家供应商的较量。不可否认,索尼在各方面都占尽了优势。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索尼的技术领先。另一方面,APS-C面积比M43略大,若使用相同的像素值,APS-C感光单元密度相对较小,也就是说,每个单元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照,这使得APS-C画幅传感器具有了高信噪比的先天优势。很多朋友对于M43相机的印象就是噪点多,不干净。但是要明确一点前提,大家是在用松下的M43传感器在和索尼的APS-C传感器对比。而且松下老弟也不厚道,虽然和奥林巴斯站在一条船上,却在背后捅刀子。新研发的传感器就不给奥林巴斯用,那块老传感器奥林巴斯用了一代又一代的E-Pan,终于奥林巴斯咽不下这口气了,OM-D E-M5带着一块全新传感器横空出世,世人对其画质进步欢欣鼓舞。开始奥林巴斯还碍着松下的面子,含糊其辞,后来终于承认了这块4/3传感器是索尼做的。其实M43画幅和APS-C画幅的差异其实并没有以前认为的那么明显。

再来看数据,传感器性能主要体现在高感、控噪和动态范围两方面,由于大部分朋友看到的照片是经过后期算法重建调整的jpg格式,色彩位深差异给人的直观感受不是那么明显。最容易被大家拿出来说事的就是高感和噪点高感对于单反的意义比微单更大,而且是单反特定用户。想想那些打鸟的,拍野生动物的,拍体育赛事的,哪个不是长枪大炮的。这些大炮最大光圈做到F4或者F5,6都已经不错了,碰上个折返镜头,光圈也就F8。光线不好的时候只能拼高感。而且高感也有利于缩短快门速度,从而更好的凝固画面。那些用相机拍个旅游纪念照什么的就不用跟着瞎起哄了。

福伦达 VSL 3-E 禄来 SL 35ME QBM 镜头

本人唯一套成系统的胶片单反,福伦达和禄来的QBM混编部队

我是从胶片时代就开始玩相机的,那么多年一直以ISO 100和200为主力,从来就没有用过ISO 800以上的胶卷,800的卷我也就用过一次而已。实在不懂现在动辄ISO拼到天文数字有个什么意思。就算以前定焦镜头多,大光圈在定焦上容易实现(我多用旁轴,旁轴上几乎只有定焦可用,成系统的胶片单反只有福伦达VSL 3-E,即禄来SL 35ME这么一台加上7个QBM卡口的镜头,后来长期不玩,索性出手了),现在挂机变焦再怎么不济,常规拍摄ISO到1600怎么都顶头了吧,再往上拼就失去意义了。其次,再来看看噪点的问题。曾经,M43传感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噪声问题说困扰,特别是暗部噪点,索尼的传感器在这方面要强出很多。但是,每次有朋友用事实说话的方式也挺无语的。他们用手指着屏幕上的照片:“看,这噪点太明显了吧!”——整个电脑屏幕上只有一个鼻子。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很流行,但我从来不这么看照片。我不是什么专业摄影师,不用考虑展览、画册和出版,我不是时尚摄影爱好者,我不关心鼻子上的噪点。有个空间、有个画面、或有个概念、有个故事,我就满足了。以前人像、广告摄影师棚拍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减小颗粒度(和噪点看似相同,其实是两个概念),不惜使用ISO 25的胶卷。而纪实摄影摄影师真的是什么都可以不管,拍下那决定性的瞬间就是胜利(比如摄影大师卡帕的《失焦》)。所以,一定要在买相机之间想好自己要拍的是什么。再来说动态范围(类似于胶片宽容度的概念)。显而易见,动态范围越大越好,越大越能记录更多的细节。如果说索尼的传感器好,高感和控噪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但在动态范围上我可是要举双手赞成的。

奥林巴斯 E-M5 镜头群

相机是一个系统,没有好镜头的支援,单单盯住传感器性能更多的是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以前胶片的分辨率、宽容度都足够好了。所以,基本上大家讨论成像质量,其实就是在说镜头的光学素质,因为光学质量直接决定最终的成像质量。对于相机镜头来说,光学设计技术几乎已经趋于完善,设计镜头时更多的限制来自于物理限制以及成本限制。到了数码时代,传感器成了短板,镜头貌似没有必要追求极致。大家的注意力慢慢从镜头上移走,很多厂商也就不怎么重视镜头了。但是奥林巴斯这两年的观念转变令人称赞。奥林巴斯渐渐把镜头设计的重点放到了高品质、大光圈定焦镜头上来(富士X-Pro 1也是如此),结合合理的卡口规格,可以很好的弥补传感器性能的不足,为最终影像提供优异的画质。配备优秀镜头的M43系统的成像品质完全不输APS-C画幅。当然,APS-C也可以配备优质镜头,不过成本也会大增。有些朋友要问买相机,镜头怎们能比机身还要贵呢,镜头不就是机身的一个配件吗?其实不然,作为一款电子产品,机身一直都处于贬值的状态,因为电子技术的进步空间还很大。你今天选了一款性能优秀的传感器,三年之后,可能就已经是要淘汰的产品。但是一款用料精良,画质优异的镜头却是很少贬值的。机身过时了,换个新一代高性能机身,镜头还能用,还能配合机身拍摄出更优异的画质。所以,在好镜头上投资是不会吃亏。这样的话,选门时一定要慎重,入错门想要再换代价可就大了。目前,奥林巴斯的几款新定焦确实优秀,不过也有点弊端。高端的什么都好,就是价格略高。中低端的没有刻度标尺光圈环,手动玩不起来,素质虽然很不错,但是用于抓拍时可操控性大打折扣。

APS-C画幅比M43大一圈,所以镜头换算焦距时只用乘1.5,而M43则需要乘2。也就是说M43相机设计镜头时更需要靠近广角端。这在设计广角镜头时尤其困难。这也算是一个弊端。比如,奥林巴斯想要设计一个等效焦距24 mm的广角,实际焦距就要到达12 mm才行。放在过去,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现在微单相机普遍采用了一个机内矫正的解决办法。这样设计超广角镜头时要命的形变就可以扔在一边不管了,重点关注分辨率。最后通过后期算法矫正形变、暗角甚至紫边。这里插播一句:本来应该在上篇微单vs单反的时候讨论机内矫正这一重要话题,结果写的太急写漏了,就不补了,请大家自行google吧。很多朋友要说机内矫正不就是作弊么!我简单提一下我的观点。早期我也是PS技术的坚定反对者,我认为那有损真实。后来,我对“真实”的概念逐渐发生改变。相机是个探测器而已,拍摄的图案发生了形变能被认为是真实的吗?矫正只是在还原真实,而且这种还原还不是凭空还原,是根据实际测试的数据来还原的。更何况,我们眼睛看到的“真实”也只是外在的真实,如果通过PS修改外部的“真实”能拨开掩饰物让我们更好的看到内在的“真实”,何乐而不为呢?对于摄影师特别是即使摄影师,最终需要展现和揭示内在的“真实”,只要不是凭空篡改,任何PS技术都是值得使用的,这仅仅是现代的暗房技术而已。

奥林巴斯 E-PL1 松下 G 14mm F2.5 直出

再来说一个文艺青年们最关心的问题——景深。由于景深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光与传感器像素值和画幅有关,还与镜头视角(35mm等效焦距)、光圈大小和物距有关,三言两语很难讲清,参数这么多,我真的没法简单的给出一个定量的结果。说的简单点,相同条件下,APS-C画幅相机的景深要比M43画幅的浅。这个是先天的限制,无法更改,但是实际差异有多大呢?没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差距其实不是很明显。关于景深的计算,大家可以猛击这个景深计算器。至于如何取与舍,要看你个人的选择了。

最后一个话题——操控。大多数只拍旅游纪念照的朋友可跳过这一段。我第一次接触M43相机也是抱着试水的态度,买了便宜又有一定口碑的E-PL1。后来手上有了两个定焦头,懒得换来换去,又物色了一个价格不错的E-P2。我也承认,E-PL1的jpg直出纯净度确实略好于E-P2,但是后来我几乎再也不用E-PL1了,原因只有一个——E-P2的双滚轮加功能键的操作实在是高出E-PL1太多。有时候拍摄甚至不用看LCD就可以单手完成参数调整。对于抓拍很有利。我只是用过Nex-5N,由于大部分操作要通过菜单设置,有些捉急啊,高端的Nex-7操控应该改进不少,可惜无缘一用。

最终,我综合考虑画质、便携性、操控、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根据自己的拍摄喜好和习惯,再三权衡,选择了M43系统。Nex的传感器成像确实纯净,但是为了这一项而舍弃其他,对我来说不值得。再次给大家推荐一下theblackstar@flickr,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拍摄目标,从而选到自己心仪的相机。这篇拖了太久,写到最后自己都懒得再修改了,个人一家之言,不免片面,仅供参考。